超川新视界 | 超川与伺服技术发展趋势的联系

首页    企业快讯    超川新视界 | 超川与伺服技术发展趋势的联系

超川伺服系统全国共设5个售后中心,实现跨区域的7*24小时即时服务;引进日本电机生产工艺,采用进口原材料(新日铁NOK、NSK、杜邦等);控制器主平台的电子元器件采用国外进口材料,如:MCU使用ST(意法半导体)、ROHM、东芝、村田等,确保产品的稳定性。日本工艺本土价格,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及技术迭代,逐步降低物料及生产成本,更多的让利给客户。

超川与伺服技术发展趋势的联系,如下五点:

 

1. 交流代替直流

伺服技术由直流伺服系统转向交流伺服系统,从国际市场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新产品都是交流伺服系统。在工业发达国家,交流伺服电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80%。

超川推出的D8系列伺服驱动器,采用交流伺服装置,而传统机床上的直流伺服设备将逐渐被替代。在不久的将来,除了在某些微型电机领域之外,交流伺服电机或将完全取代直流伺服电机。

 

2. 数字代替模拟

模拟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受到器件性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新型高速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机(DSP)的伺服控制单元将全面代替以模拟电子器件为主的伺服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完全数字化的伺服系统。全数字化的实现,将原有硬件伺服控制变成了软件伺服控制。

例如,传统伺服系统电流环回路都是模拟电子回路,不能依靠参数调整,容易产生零漂、积分饱和等不良现象。而现在电流环完成驱动器中数字化,可以通过软件对其调整,避免了零漂,同时有助于参数的监控、保存等。

 

3. 高度集成化

同一个控制单元,通过软件设置系统参数,可以改变其性能,可以使用电机本身配置的传感器构成半闭环调节系统,也可以通过接口与外部的位置或速度或力矩传感器构成高精度的全闭环调节系统。高度集成化缩小整个控制系统的体积,使伺服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得到简化。高度集成化包括电路的集成、功能集成、通信口集成等。

例如,超川D8系列伺服驱动器,电流环周期62.5us,响应更快,性能更佳;支持USB和FOE在线升级。

 

4. 新型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

伺服控制系统输出器件采用开关频率很高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有大功率晶体管(GTR)、功率场效应管(MOSFET)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可以降低伺服单元输出回路的功耗,提高系统响应速度,降低运行噪声。

 

5. 智能化、简易化

伺服控制单元通常都设计为智能型产品,智能化特点表现在:系统的参数既可以通过调试软件进行修改,又可以通过人机界面作实时修改,都具有故障自诊断与分析功能,将故障记录保存在特定的参数中,简化维修与调试的复杂性。部分伺服系统具有参数自整定的功能。

 

2025年2月14日 10:40
浏览量:0
收藏